华发茶业

联系方式

地 址: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华发路16号
电 话:0575-83359888
传 真:0575-83359888
邮 箱:wftea@wafatea.com
    wafatea@126.com

在线留言

公司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嵊州茶产业新变化:做大“茶王”茶业已“无界”
作者:Vivian 发布于:2006/5/3 点击量:
 

  两年前,本报一篇《市长做还是市场做》的报道,在国内茶界引起较大的反响,使嵊州、新昌两个产茶大县不同的发展模式“浮出水面”。两年后的今天,以政府为主导的“新昌模式”仍是一路风光,凯歌高奏;而以市场为主导的嵊州茶产业,在经历了体制创新的“阵痛”后,也彰显出新的活力。“机制炒茶”、“信息化商务平台”、“物流基地”等一个个话题令人耳目一新,让人感到,嵊州茶产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裂变,并在裂变中迎来了产业升级。

  从“茶王赛”看企业的主体回归每年新茶上市,茶农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,比赛新茶炒制技术,俗称“茶王赛”。获“茶王”头衔的茶农,不仅茶叶可以比别人卖得贵,还常常会被人高薪聘请去做指导。因此,一年一度的“茶王赛”是最受茶农欢迎的盛典活动。

  从1999年以来,嵊州已连续举办了8届“茶王赛”。但是以前,这一比赛都由政府操办。2004年起,嵊州开始以市场取向发展茶叶产业,着力扶持企业,让企业走向前台。当年的“茶王赛”由政府出面面向企业招标,结果企业响应非常热烈。最后由华发中标。

  华发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在茶界可谓声名远播,老总尹晓明更是科班出身,头脑灵活,锐意进取。此前的“茶王赛”,尽管华发雄心勃勃,却“壮志难酬”,因为他只是个配角,或者说就是个跑龙套的。

  从市政府手中接过“茶王赛”火炬,华发晋身为当之无愧的主角。他将获奖的10个茶农统统聘请为华发的名誉职工,发给工资奖金,让他们代表华发前往各地培训茶叶炒制技术。作为头名状元的“茶王”更是意想不到,由华发资助,当年就远渡重洋,前往法国巴黎,在中法文化年巴黎茶文化周上,现场表演龙井茶炒制技术。不仅如此,崇仁镇应桂岩村的“茶王”陈国仁,还穿上皇帝服装,做起了华发的形象代言人,因为华发的内销茶叶品牌就叫“皇帝”。

  这一切的一切,华发都是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设计的。这种政府认为“吃力不讨好”的赛事,企业却从中尝到甜头,并且乐此不疲。今年,华发的胃口更大了,“茶王赛”走出了嵊州,走向了全省。他要在杭州举办“‘华发杯’全省第三届龙井茶手工炒制大赛”,还要配合绍兴茶文化节,搞隆重的全省机械炒茶大赛。

  值得一提的还有,嵊州茶产业协会的改选。以前,协会的会长由政府领导担任,所有的理事,清一色的几乎都是机关干部。企业对协会不感兴趣,协会难以开展工作,最后导致协会名存实亡。改组后的嵊州茶产业协会,从官办走向了民办,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协会。华发的尹晓明走马上任,担任会长一职,他首先承担了协会的运作费用,然后开始有条不紊,排兵布阵,筹划起协会的未来。尹晓明说,现在的会员积极性都很高,主动提出了许多建议。

  企业积极性高了,政府就变得轻松了。“茶王赛”即将开赛,在这理应最忙碌的日子里,记者见到了吕丙副市长,他气定神闲,戏称自己已经“下岗”了。吕丙告诉记者,以前,每组织一次活动,政府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,不仅花了钱,花了精力,还落不下一个好字,可换了一种思路后,立马柳暗花明,吕丙说:“我现在只要去念念稿子,出出场就行。”

  嵊州“茶王赛”越搞越热闹,越搞规模越大,这背后是企业的主体回归,是企业真正走到了前台。如今,嵊州销售超亿元的茶叶企业已有三家。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,这些企业个个长袖善舞,活力四射。

  新跨越:从做大到做强嵊州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,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很快,现有茶园16.5万亩,另外,还在江西、湖北、福建、安徽等省外建了30万亩茶叶基地。嵊州茶产业今后何去何从?作为嵊州农业的领军人物,吕丙思路非常清晰:嵊州茶叶在规模上做文章已经到头了。嵊州必须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高,从做大走向做强,从卖茶叶走向卖品牌、卖文化。嵊州茶业的目标是,用新的理念,新的方法,实现从茶叶大市到茶叶强市的跨越和转变。

  机制化,也就是机制炒茶,是嵊州茶业强身健体的第一剂良方。吕丙认为,千家万户的手工制作,无法保证质量。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,没有品牌就没有产业化,没有真正的规模和效益。机制炒茶的好处很多,可以节省能源,可以保护环境,可以统一质量。通过推广机制化,还可以逐渐培育茶青市场,促使传统的茶业分业、茶农分工,向分工越来越细、合作越来越紧密的现代产业过渡。

  组织化是另一剂良方。吕丙强调,嵊州茶产业的发展,已经走到了实实在在要求解决组织化问题的时候了。

  此前,嵊州的茶叶产业化主要依靠龙头企业,现在则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,即注意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组织,让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联手共同发挥作用,一起带动茶农。嵊州的茶叶专业合作组织,手段灵活多样,既可以向茶农直接收购茶青进行加工销售,也可以代茶农加工,同时还可以向茶农提供包装,提供发票,让茶农变成分工分业的专业人士。专业合作组织的诞生,弥补了龙头企业和茶农之间的断层,使得嵊州茶叶产业化的链条逐步完整。

  信息化一直是嵊州农业的特色。如今,很有可能在茶产业上找到突破口,集中发力。吕丙告诉记者,投资8000余万元的中国珠茶拍卖中心,正由华发实施筹建。随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茶叶商务平台和物流基地的建成,嵊州的茶叶产业化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。

  “制茶小区”的兴起,是嵊州茶界一件新鲜事。所谓“制茶小区”,就是村里利用空余房屋,让茶农将各自的电炒锅放在一起集中炒茶。一则减少电力损耗,提高效能,二则便于切磋技艺。在小区里,谁家技术好,谁家鲜叶采摘不过关,全都一目了然。“制茶小区”的兴起,为不同“高手”、“能手”的“强强联手”、取长补短提供了平台,也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进入搭起了桥梁。

  在嵊州采访,总是让人感到又欣喜又惶恐。欣喜的是,新事物、新思路、新方法层出不穷,让人目不暇接;惶恐的是变化来得太快,当你还在咀嚼、回味前一个创新,新东西却又已闪电般接踵而至,你会觉得气喘吁吁,总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蒋文龙 柯丽生)

来源:农民日报